
前言
提起中国的城市代表,想来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北上广深了。
因为截至目前,这四座城市依旧是中国的一线顶流。
那么话说回来,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说中国除了这四座一线城市外,就没有其他的城市有资格拼搏一下一线城市的宝座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比如说苏州。
近些年来,有很多人都认为苏州很有可能超过深圳,成为新的一线城市,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可能会被超越的深圳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大家认为可能被苏州超越的城市是深圳?
那是因为相比于北上广,深圳这座城市,其实无论是在先天上还是后天上,都有着不少不足之处。
打开深圳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圳的奇迹,几乎就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以及靠近香港这座曾经的亚洲金融中心之城的地理优势。
要知道,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深圳所在的这片土地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村罢了。
别说现在的高楼大厦就是连好一点的砖瓦房都是少得可怜。
甚至在当年,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国家批准了《深圳市城镇发展规划》,打算在这里修建城市时,起初对深圳市的面积规划也只有不到11平方公里。
只不过在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而深圳的经济发展势头又出奇的好,所以才得以不断扩大面积。
再加上此后,习仲勋同志又高瞻远瞩地,对深圳以及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大胆创新的政策。
于是乎,原本只是作为香港卫星城的深圳,成功被升级为了贸易合作区,得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涌入,并迅速靠着对外贸易,科技,产业链,工业区等诸多优势,发展成了中国的第四大城市。
在2023年,深圳这座城市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GDP总值已经达到了3.24万人民币!别说在中国了,哪怕在世界上都是排得上号的大都市了!
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又凭什么被人认为有希望超越深圳呢?
埋头苦干
说起来,如果单论知名度的话,那么苏州似乎是差了点意思的。
虽然苏州也处于中国经济的龙头地区,长江三角洲,可是相比于龙头,上海,苏州那属实是默默无闻,比不上。
而哪怕是和苏州做了千年老友的杭州,在知名度上,似乎也要比苏州强上不少。
尤其是在2023年与杭州举办的亚运会,不仅让杭州成为国内无数游客的焦点,也让杭州在国际上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此外,杭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众多在国际上都颇有影响力的商业大佬。
比如说于2024年二月份官宣去世的宗庆后先生,这位老爷子所创立的娃哈哈饮料,那可是能在世界饮料市场上排名前五,能和可口可乐同桌并列的存在!
又比如说前几年和腾讯马化腾被并称为中国二马的马云,那也是世界闻名的顶尖富豪。
正所谓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无论是宗庆后还是马云,他们在发迹后,可都没有忘记杭州老家。
这一点,从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西湖大学,和杭州云栖大会就可以看出端倪。
而相比于众多大佬摇旗呐喊的杭州,苏州在社会舆论中显得过于低调了。
可能现在很多人谈起苏州和杭州时,估摸着也就只剩下了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了。
那么话又说回来,名声似乎不如杭州响亮的苏州,在发展上是不是真的被杭州甩在了身后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只凭感觉写答案,还是要以数据为准的,现在叫我们看看,目前,苏州和杭州的经济发展差距到底如何吧?
在此,先告诉大家,那就是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苏州其实远远走在了杭州的前面!
以2023年两地的经济表现为例,虽然在当年靠着亚运会的热度让杭州的GDP数值大幅提高。
但是,当年,苏州依旧以2.47万亿的GDP数值,完全碾压GDP堪堪突破20000亿的杭州?
而除了数据要眼以外,近五年来,苏州的经济增长势头也是相当迅猛,哪怕是在疫情期间,也始终保持了6%的飞速增长!
那么话说回来,苏州的经济增长又靠什么呢?是否可以长期发展?
均衡发展的苏州
偏科这种事在城市发展中算是常见现象了。
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将某单一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支柱。
而苏州却并非如此,在了解了苏州的经济结构后,你不得不感慨苏州的发展,那真是均衡,并且还很强悍!
先来说说文化产业。
作为一座拥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城,苏州的文旅资源可谓丰富。
根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苏州境内光是5A级的景区,就有六家。至于4A级的,也有34家!
并且,由于苏州城市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对待游客的服务政策也很友好,因此,哪怕是在2023年,杭州靠着亚运会吸纳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却依旧在旅游收入上败给了苏州。
当年苏州的游客人次约为1.1亿,旅游收入则达到了2200亿以上!
至于同期的杭州,不好意思,旅游收入为1800亿,这个数字虽然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看看苏州多少还是差了点意思啊!
当然了,如果想要靠旅游业超越深圳,那是不可能的,真正让人们觉得苏州能够超越深圳的,还在于苏州那强悍的工业和科技实力。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苏州拥有着国内顶尖的工业园区,而高科技产业现在也已经成为苏州经济的顶梁柱。
根据网上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苏州的工业总值约为4.36万亿人民币,并且其中有36.1%的产值是由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的!
这一点极为难得呀!
而除了半导体产业发达之外,在苏州航空航天技术,医疗生物技术,复合材料技术以及新能源和通信等诸多大有可为的产业链都相当完备,别说在国内了,哪怕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存在。
可是话又说回来,虽然看起来苏州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工业和科技底蕴也堪称深厚,但是苏州真的有超越深圳的可能吗?
苏州和深圳的未来
其实如果单从理论上考虑的话,那么苏州超越深圳真的是大有可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因为深圳的先天不足。
当年的深圳能够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香港的带动。曾经的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圈里,可要比上海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因此,哪怕深圳起初只是作为香港的卫星城,也得到了急速的发展,再加上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扶持,这才让深圳在短短数十年内就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
可是,现在的香港已经没有曾经的辉煌了。
在2023年的数据显示,香港的GDP约为2.85万亿人民币,这个数据别说和北上广相比了,哪怕是曾经的小弟,深圳都已经远远地将他甩在了身后。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的香港几乎已经没有发展的潜力可以挖掘了,这一点,从近几年香港经济连3%都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的增长速度,就可以看出。
确实,现在的深圳已经不再是香港的小弟,但是由于早期的发展过度依赖外资的缘故,使得直到今天深圳的很多外资企业都还和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伴随着香港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被边缘化,深圳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从地图上看,深圳所处的区位其实也不太好,因为周围还有一座广州。
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在当地会享受到最好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吸收到广州附近的城市,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深圳的发展。
相比之下,背靠上海的苏州,在未来的发展上,则要比深圳更加值得期待。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
当然了,虽然理论上是苏州或许能够超越深圳,但归根到底,理论不是现实。
深圳的发展虽然离不开香港的带动,但这么多年下来,深圳也早就有了自己的发展底蕴,再加上其区位优势,深圳也未尝不能在新时代迎来新的机遇,完成新的涅槃。
所以,对于苏州的未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要脚踏实地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心情的双手去营造更美好的未来。
不知道大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话题的呢?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时报——《3年冲3万亿,苏州要多努力》
金台资讯——《江苏苏州: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
